从何时起,逛地摊、逛夜市,又成为了城市年轻人的“多巴胺生活”。柠檬茶和咖啡,似乎能“治愈”30多度的高温和无休无止的蝉鸣,也能从繁忙都市生活里打捞起烟火气满溢的夏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咖啡、柠檬茶、汉堡、章鱼小丸子、小饰品……有人说,这些新晋夜市都“像一个妈生的”,大家用着千篇一律的产品和大同小异的装饰,与多年前妙趣横生的地摊文化相去甚远。
东莞的夜市,有一个特别的无人摊位——情绪分享站,它不出售商品,甚至你可以在那里“贩卖”情绪。
夜市里的人们来来往往,驻足留下一张小纸片,有人写下今日心情,有开心的、难过的,也有想说却未曾说出口的。片刻落笔后,随着小卡片一起被放入一个铁皮盒子里的,还有这些独特的情绪。
出摊五次里,这间移动的情绪分享站总在夜晚随机出没,累计收集到上百张不同市民的情绪小卡片——这些卡片里,藏着世界工厂千万人口的“小情绪”。
卡片里的城市生活“琐记”
“第一次分享,有一点迷茫,对于很多事都有些不知所措。”面对夜市上的情绪分享站,有人写下了自己的第一反应。
情绪分享站起初并不显眼——一张露营桌,两把露营椅,一摞小卡片,几支笔,一盒糖果,一个发光灯牌,一个写着指引信息的黑板。
黑板上的几行字颇为醒目,点出了这个公益的情绪分享站的“使用方法”——分享你的近日心情,包括但不限于开心的、难过的、想说却未曾说出口的,糖和卡片自取。发起人还在最后写下了一句祝福语:“希望你永远保持分享欲。”
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上班族、小学生、大学生、亲子……各类人群都停下来花了一两分钟,在情绪分享站的小卡片上写下了自己想说的。
大家都匿名写下了什么?
有人把最想说的话留给了自己——
“虽然今天依旧无趣,但是希望自己能够开心起来,别被自己的坏情绪打败。生病不可怕,加油!”“希望自己不要焦虑,不要三分钟热度,永远不要忘记热爱生活。”“希望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审视内心,千万不要焦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定要努力感受生活。”“寻找真正的自己,明白内心的想法。加油生活,勇敢自信,一定要大胆!”
有人敞开心扉道出了生活的烦恼——
“好烦,二模后压力好大,这次考试没考好(发挥失常)!可是老师说二模成绩和中考大差不差!真的很焦虑!”“今天,我来到这里,我很开心,不过我是一个很‘古怪’的小女孩,同学们叫我‘古怪精’求帮!”“没钱,难过。希望不开心的事情早点过去,时间可以得到答案。”
有人生活里的“小确幸”能透过文字感受到——
“连续下了大半个月的雨,今日在火车上被清晨第一缕阳光叫醒,倍感幸福!”“见到许久未见的好朋友,一起睡觉,现在正一起摆摊,第二天要去听她喜欢的演出,不能再叫上天给予我什么,我拥有的已经太多!”“这里真的很舒适,特别是晚上。还看见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咪。总之,我喜欢夏天!”“从深圳过来过端午啦!前几周分班考,昨天晚上终于出结果了,如愿考进深外保送班了,好耶!祝我未来学业顺利~”
有人在向陌生人无私传递善意——
“谢谢你呦,亲爱的陌生人。糖果很可爱,祝你开开心心做个sweet baby,不用emo哦!”“希望大家身体健康”“希望身边人都得偿所愿。”“强大一点,勇敢一点,快乐一点”……
那些写完卡片的人会留意到——桌上的发光灯牌上写着“谢谢您的分享,祝您天天开心”,还有一个俏皮的笑脸表情。
这是情绪分享站的发起人,留给参与活动的人们的一句话。
想治愈自己却治愈了他人
黄珑是情绪分享站的其中一名发起人。到现在她没有忘记2022年4月11日的凌晨——
那天,又一次失眠。“迷茫、焦虑、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人也是这样的吗,有多少人是跟我一样处于这种状态的?”这个问题一直在她脑海里悬着。处于职业迷茫期的她,用“整个人状态都不对”形容当时的自己。
失眠时,黄珑想知道社会上其他人的状态,又想起有越来越多人去摆摊。灵光一闪后,她便在微信“文件传输助手”里敲下了自己的想法——以街头摆摊的形式,采用公益的方式提供一个站点,让大家把内心的情绪分享在摊位上,以此来洞察社会上大家的心理需求。
第二天,黄珑和好友对这个想法一拍即合,开始网购下单各种物资。那个周末,她和朋友下班后,便带着“情绪分享站”出了第一次摊。“摆摊活动能够立马执行也得益于好朋友无条件的支持,让我觉得自己可以,于是我们就去做了!”
在鳒鱼洲文创园,市集的负责人在了解了摊位创意后,决定为这个公益摊位,提供免费的场地支持。
每到出摊日,黄珑和好友总在晚上7时左右布置好摊位,然后便会离开,去集市周围闲逛,直到收摊才会回来,“我们发现,无人的摊位会让更多人愿意去写下他们的情绪。”
情绪分享站出摊的日子里,黄珑在小红书上发布了自己的摆摊创意和日常,然后便在互联网平台上火了。“有很多人留言问我们,能不能把情绪分享站也‘快闪’到他们的城市,也有人想借鉴创意也在自己的城市去做。”
在东莞出摊时,有不少人主动扫码添加了黄珑的微信,分享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感觉很治愈、温馨”“你们做了我之前一直很想做的事情,很棒很有勇气”“在很难过的时刻让心中的情绪有地诉说”……
后来,黄珑和朋友把活动从线下转到线上,又发布了一个“与陌生人交换信件”的活动,天南地北的网友通过她们找到了笔友。在她看来,这一封封匿名的信件把本两个不相干甚至一辈子也不会遇见的人联系了起来,而这种联系仅仅通过文字以及一个个故事作为载体,使得彼此熟悉,这种距离感是舒服的,这个形式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以及选择权。
“那你有通过了解他人的情绪,从自己的情绪里走出来吗?”
“有一点吧。第一次出摊时候有很多同样焦虑的年轻人和我们聊了很久,有工作的、家庭的压力。我逐步觉得有不同的心理压力是很普遍的,但还是得靠自己去调整。情绪分享站其实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情绪‘树洞’。”黄珑很坦然地说道。
现在,她从上一份让自己迷茫焦虑的工作里抽离出来,重新在寻找适合以及自己喜爱的工作。她说,也有可能去寻找成都的机会,从事新媒体或者活动策划类的工作。
谈起出摊的计划,黄珑表示目前还在寻找、洽谈合适的场地,自己也很想出摊,但是自己忙着找工作、朋友忙着上班,精力有限,情绪分享站会是一个让大家在市集偶遇的惊喜,“会不定时出现。”
她们希望大家保持分享欲,一如她们印在“情绪分享站”桌布上的那句话——“分享欲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来源:南方+
编辑:姚嘉莉
审读:乔会青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中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