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三大优良品种虾之一,目前,有相当多养殖户把养殖南美白对虾当做主要经济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全世界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总量高达446.8万吨,是当年世界甲壳类动物养殖总量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养殖动物,比重高达惊人的 29%。位于亚洲的中国、越南、泰国等国家是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养殖国家,其中我国的养殖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影响虾体正常生长的内因是虾苗的选择;外因包括机械伤害,水质影响,饲料、营养物质和药物投喂不合理以及天气等不可抗因素等。因此为保证南美白对虾养殖质量与效果,从业人员在开展养殖工作之前应先进行必要的专业技能与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的培训,掌握科学的养殖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01
【资料图】
01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能否合理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是决定能否养殖成功的关键。在虾苗投放后,应实时监测养殖池塘内水质并及时调节。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水温、水色、盐度、透明度、酸碱度、硫化物、氧溶解量、亚硝酸盐以及氨氮等,并定期检测水中微生物种群与数量,保证水质参数时刻处于合理区间。对于养殖池塘的排泄物与饲料残渣等,应定期清理,否则不仅容易滋生病菌,还会增加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直接影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效。在养殖前期若出现水质变差的情况则可不考虑整体换水,可从注水口添水使水位上升15 cm左右来缓解水质变差的情况。在养殖中后期需要进行整体换水时,一次换水量不应超过总水量的三分之一,新水填入后应及时监测水质参数,尽量采取可靠措施避免水质发生大幅度波动,引起南美白对虾产生应激反应以及一系列不适症状。
02
02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喂也是关键一环。从业人员应根据虾体成长状态,阶段性增加饲料投喂量,每次投喂时食台内饲料应于 2 h 内完成投喂,避免蚊蝇污染影响南美白对虾健康状态。通常情况下10天对虾体进行一次体长测量,正常情况下每 10 天体长应增加 1 cm 左右,若体长增长量过小,则应考虑是否增大饲料投喂量或补充其他营养物质。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周期为 2-3 个月,体长介于10-15 cm,体重达到每千克有25-50尾虾时即可认为达到捕捞上市的标准。根据南美白对虾栖息习性,应在夜间采用迷阵网或地笼进行捕捞,捕捞时注意动作幅度尽量小,避免南美白对虾应激而产生不良症状。
03
03
养殖场所应制定应对恶劣天气状况的应急预案,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做好防风、防雨、防高低温等应急措施,并有充足准备应对因恶劣天气或气候骤变引起的虾体病变等情况。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中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